春天,万物复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但也是一年中气候最不稳定的时候。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春季是各类心理疾病的多发季节,发病数约占全年一半。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呢?该如何进行日常心理保健呢?
一、 春季心理疾病多发原因
1、 春季日照、气温、气压、湿度等变化大,容易造成人的情绪波动。
2、 春季天气转暖,人体代谢旺盛,引起人体内环境和内分泌变化,可能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出现异常,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增加心理疾病发病率。
3、 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直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感到头痛、恶心、烦躁。同时,春风使得空气中负氧离子减少,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血液中有大量血清素,出现紧张、压抑、疲劳的感觉。
4、 学生在寒假、春节中作息时间的不合理安排对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返校后,面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表现出不适应。
二、 春季心理疾病表现形式
受春季相关因素影响,有些人在不同程
度上表现出以下症状:身体有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食欲下降、失眠、情绪不稳定、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日常活动做得很勉强、压抑郁闷、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即使休息后也难以恢复)、疲劳感等等。尤其是有心理疾病史的人,春季容易复发。
三、 春季心理调节的方法
在春季尤其要注意心理的日常保健,多注意自我调节,多寻求帮
助和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1、 保持健康心态,认清自身价值,相信自己,不要盲目自卑。
2、 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通过爬山、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舒缓压力。
4、 可在闲暇时观看电影、阅读、参与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消减不良情绪。
5、 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转移不良情绪,寻求家庭、朋友、老师、同事支持;要学会倾诉,及时将苦水倾倒出来。
6、 发现自己情绪低落且持续一段时间时,主动寻求帮助,到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老师。
心理咨询室
2017年3月
0838-2551128 / 2551997/1518105862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河东路261号
deyangFL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