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集团新闻
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苏华: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5-03-11 浏览:49
字号: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尚存在职教体系不够完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够紧密等问题。”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的关注点。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苏华非常关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每年坚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围绕“职业教育”主题,先后前往北京、浙江、四川、广西、云南、陕西等地,调研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撰写提案。履职和调研的过程,既是苏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凝聚共识、推动多方协作共进的过程。苏华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肩负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代使命,必须不断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以高质量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苏华建议,加快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逐步扩大职业本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规模,增加对社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职业院校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开展各类产业工人技术技能培训,助力行业企业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苏华一直关注的重点。他认为,要通过“企业入校园、产品入实训、工程师入课堂;教师进车间、学生进工段、教学进现场”等方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加快出台针对性强、能够落地的产教融合实施细则,明确各方责任权利,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苏华还提出,职业教育是破解“就业难”与“城乡差距”的关键要素之一,建议通过产教融合,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既能掌握实用技能,又能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职业院校要不断提升社会职业培训供给能力,积极开发“互联网+技能培训”等新型培训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将职业技能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群众家门口;结合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生产制造、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家政服务、餐饮、物流等领域,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重点就业群体,实施技能提升行动,让人民群众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致富本领,提高收入水平。
面对未来,苏华表示,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更稳定、更健康发展。


Copyright©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备案号:蜀ICP备14026892号-2|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