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协同教育
分享

【德外小学】红眼病的症状与预防方法

2016-08-01 浏览:1014
字号:

红眼病的症状与预防方法

作为四大传染病之一的红眼病,医学名称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在夏季、高热、高湿条件下,极易导致大流行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要特别引起重视。

在病原学上分析,导致红眼病的常见病毒有两种分别是:肠道病毒70(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A24v)。近年来,国外报道的流行病毒株多为CA24v。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剧、双眼发病,眼部刺激症状重、常伴有明显的结膜下出血。

红眼病的主要症状

红眼病的临床表现为潜伏期短,接触病毒后一般于12-24小时内即可发病,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主要症状有眼红、刺痛、异物感,伴畏光、流泪及水样分泌物,有时为血性分泌物。检查可见眼睑及结膜水肿结膜明显充血,常见点、片状结膜下出血。早期即可出现角膜上皮多发性点状剥脱,但上皮下浸润少见。睑结膜、穹窿部结膜可见滤泡增生,偶见伪膜形成。耳前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自然病程7-10天,一般无后遗症。但极个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下肢弛缓性麻痹、面神经麻痹等。

红眼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最常见为眼----眼的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红眼病的预防方法

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十分重要;毛巾、洗脸盆要分开使用,不与他人共用眼影、睫毛膏等眼部化妆品。

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不到街头无照美容美发店去理发、美容。

一旦身边出现红眼病病人,要注意隔离,避免和病人直接接触或直接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接触后要及时洗手。病人用过的物品要煮沸消毒。

 

 

 

学校如何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传染病,很容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流行,以眼睑红肿、结膜出血等为主要症状,多为双眼同时或先后起病,眼结膜充血、怕光、分泌物增多,眼睑可水肿,患眼常有异物感,刺激感、烧灼感或痒感。

夏秋季发病较多,常通过游泳、毛巾、洗澡等日常接触传染。急性期的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2天,很少超过3天。本病具有自限性,要注意用眼卫生,多注意休息,病程一般为一周。

 

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红眼病后,应采取以下措施:

1、隔离病人,患病学生应立即回家进行隔离治疗,至少隔离至症状消失。由于实际情况,不能及时回家隔离的学生,应开辟独立的教室,避免与其他正常的学生接触,要做好隔离教室的消毒工作,教师、学生要及时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为避免与其他学生发生接触,可以采取错时上下课。

2、做好晨检工作。老师在进行晨检过程中,应避免用手接触患病学生,以免引起交叉感染。接触患病学生后,应立即洗手。

3、学校教室要加强开窗通风,搞好环境卫生。教室地面、课桌椅、门把手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物品可以用氯制剂稀释液进行消毒。

4、学校暂时禁止一切集体活动,停止使用公共教室,直至疫情平息。

5、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教导学生注意个人卫生,要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患病学生回家后,物品应单独分开使用,使用过的毛巾等可以经煮沸或阳光下曝晒消毒。

 

Copyright©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备案号:蜀ICP备14026892号-2|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