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德阳外国语学校初一全体师生开展了"徒步生存体验暨歌颂春天诗歌朗诵"活动。这次活动近600名师生徒步翻越东湖山,全程10公里。此次活动是学校"开智启能,习礼尚美"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之一。这次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坚韧意志,增强了团结互助的意识,提高了野外生存能力,培养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方案制定,细针密缕
开展徒步活动,不止凭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还需要细致周密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细针密缕的部署安排,确保参与人员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为此,学校领导多次指示,亲自部署安全等注意事项,初一年级白萍主任和张平原老师几次考察,反复推敲徒步路线、目的地及中途休息点。重点分析往返所经路口的周边环境,认真谋划,制定出阻止来往车辆、安全快速通过路口的具体措施,并责任到人,确保各路口的通行安全。
在人员的组织上,除了以班级学生为方阵行走,还积极调动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安排划分出教师跟班组、执行组和医疗后勤保障组等小组。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周密计划、科学运作、通力合作、积极沟通、协调联动,确保活动安全顺利,万无一失。
出发 每个人都有搭档
拉练从早晨8点开始,起点德阳外国语学校,终点在东湖山山顶。按照行程安排,抵达东湖山山顶后,休息两小时再从东湖山背面返回,总共约10公里。
在学校集合的时候,所有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背包里装着学校分发的两瓶水。孩子们站在队伍中,兴奋地欢呼:“太好耍了,我从来没有走这么远的路。”
出发的哨声吹响,白萍主任和张平原老师带队走在队伍前,两路纵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搭档,互相关照互相扶持。每个班有一到两名老师随队前行。
刚出校门时,学生们压抑不住激动和兴奋,几乎是小跑前行,学校安排了两辆救助车,分别在队伍前、中、后,分不同位置为学生老师提供帮助。车辆中备有矿泉水,盐水和云南白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途中 老师同学互相鼓励
学生刚出校门,就引起市民驻足关注,大家纷纷评说,交口称赞:
“德阳外国语学校,像这么小的初中生进行徒步拉练,这样的活动我还是头一次看见。”
“看来德阳外国语学校就是不同凡响,现在的孩子真得多参加这样的活动,不能光在学校里学习,
还得走出去,这样才能开阔视野。”
“我得好好教育孩子,让他以后也在这里上学,看这学生的精气神儿,真让人羡慕。”
全体同学在老师的指引下,按照预定路线,保持队伍匀速有序地前进。这次登山路线和以往路线不同,同学们的笑声停留在了一个绿意稀少的陡崖下。此时此刻,放眼望去,树木稀薄的高坡上满是荆棘,那些带刺儿的植物熙熙攘攘的布满了山坡,略带干枯的藤条零星的挂在枝头,黄沙覆盖了一些本有绿意的杂草上,怪石嶙峋。以前在这座山上还从来没有看过这样险恶的地方。而此时,,大家开始了漫长的丛林穿越。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扶持前进,度过了一道道难关,随着路程在进行,同学们一开始的兴奋劲慢慢消退,个别同学开始感到疲惫。出发一个多小时,3班的江智粼便感到身体不适,身边同学和老师也立马了发现了状况,询问她是否需要坐救助车,江智粼拒绝了,“这么多年,做事永远三分钟热度。这次无论怎么辛苦,也必须坚持到底。”杜世佳还一直小声哼唱歌曲《倔强》鼓励他。到最后20分钟路程,肖婷婷因为身体不好,跟不上队伍行进速度,刘志龙主任主动过来背她前行。“刘主任背我时,我感动得想哭,又觉得自己连累了别人。”肖婷婷感动地说。
终于,大约在1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开始了“春之韵”诗歌朗诵比赛,在朗诵的过程中大家踊跃参与,参加朗诵的同学也很认真。看得出是做了精心准备的。就这样,活动在一片片掌声中、一首首美妙的诗篇中、一个个令人开心的游戏中接近尾声了。
不过,回程显然比来路好得多。在距离学校一公里时,师生都感觉到体力透支,每个细胞都透着疲惫。有老师组织学生唱起班歌,接着整个队伍都唱了起来。歌声、口号声回荡在公路上,也燃起学生勇往直前的志气。
下午三点,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学生像脱缰的野马,飞奔回教室。“那时就感觉到一阵胜利的喜悦,需要狂奔来抒发。”
10公里路程,学生们做到了,一些学生坦言,“路上有过无数次放弃的念头,走到后来,双脚似乎不是自己的了。最终,全靠着信念和意志咬牙走了下来,这段经历终生难忘!”
拉练 能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本次远足活动路程达10公里,当下,不少学校因担心安全问题,几乎杜绝了大型校外活动,而德阳外国语学校开展的这一活动,不仅体现了德阳外国语学校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更践行了“开智启能,习礼尚美”的办学思想。活动不是简单的放松,游玩。要通过活动体现教育的目的,突出明确的教育意义,帮助育德育人,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0838-2551128 / 2551997/1518105862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河东路261号
deyangFL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