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校园新闻
分享

做好家长与孩子间沟通的桥梁

2015-09-06 浏览:488
字号:

家长为什么选择德外?为什么放心把孩子放在德外?硬件已不是吸引他们的关键。他们选择这里,最重要的应该是这三个原因:
    第一,封闭式、寄宿制的管理,能够让他们省心;第二,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各类学生都认真对待,能够让他们安心;第三,有保障的教学质量,并且提供多样化有特色的教学,能够让他们称心。正是有了省心、安心、称心,才有了他们的放心。
    其中的省心和安心,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教师对孩子的细致和关爱的基础之上,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我们班主任所有的班级工作都是为了努力营造这种细致和关爱的氛围,然后才能共同达到各种目标。
    不用说其它的,相信大多数班主任都有送孩子到医院看病的经历,而且大多班主任都不止一次。有一次晚上学生在寝室生病,我将之送到医院,学生并未穿校服,医生直接推断,你肯定是德外的老师,只有德外的老师才会这么负责。
          这确实是一种口碑,也的确能让家长省心和安心。但真的家长就可以完全省心和安心了吗?如果家长完全抱着这种心态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肯定是会出问题的。本来家庭教育就是影响孩子最主要因素,问题学生的背后肯定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但还有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可能意识到了却选择了逃避,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在招生的过程中,就有家长自己说,反正他一周都呆在学校,一周才回来两天。假期孩子不想开学,家长就特别希望早点开学,把孩子放进学校,是他们感到惬意的一件事。
    我校很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有些甚至是很大的问题。比如一次半期考试后,给孩子布置《给家长的一封信》,其中就不乏对家长的抱怨。因为其中有一个孩子,父母在外地,管教太少,孩子颇有抱怨。就连家长会也因为家长太忙没有参加,我后面专门约谈这位家长,就看一个细节就知道这种隔膜有多深。因为我教的是4班,又是初二,孩子在写的8(4),家长居然很紧张的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爸“死”的意思!
    还有一次寒假我回射洪,一位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地,深感我对他孩子的照顾,得知我不在德阳,就开车到射洪来找我。交谈中特别惊讶于他妈妈的表现,居然说“孩子都初二了啊,好快哦!”,这真的还是亲妈。
         当然这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但好多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意或无意在逃避家庭教育。我在去泰国旅游,飞机上看到龙应台的一篇文章,写得很好。
    台湾作家龙应台提到,有效期内才是父母,过了青春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和教育的黄金时期便过去了,再想教育已经不可能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在"有效期限"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儿是老天爷(或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或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就算是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其实很多对孩子的认识也存在不少偏差,没有认识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真正面貌和需求。比如这一届班上有个很优秀孩子,家长素质也很高,非常重视教育。这个家长非常信佛,还送过我一本佛经还有佛教音乐光碟,还带孩子参加过高僧组织的夏令营,对孩子的教育就是细雨和风式的,孩子也非常温文尔雅。但作为男生,孩子内心深处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担当,在江老师和我与家长的沟通后,家长才意识到问题。
    作为班主任,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我们应作为孩子和家长间沟通的桥梁,将有意或无意脱离家庭教育轨道的家长拉回轨道。
    作为班主任,对孩子看待,更加客观和专业,样本率也大得多,更应作为孩子和家长间沟通的桥梁,纠正家长对孩子认识的偏差。
    在我们这种,寄宿制的、家长普遍很忙的学校,我们班主任不止是单纯的教育好孩子,只有搭建好孩子和家长间沟通的桥梁,才能真正让家长省心和安心。

 

Copyright©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备案号:蜀ICP备14026892号-2|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