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曾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面对的不仅是班上几十名学生,还有这些学生背后的几十个家庭,与孩子的这些家庭做好沟通工作尤为重要。做好了和孩子的沟通,才能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做好了和家长的沟通,才能构建更好的学生、学校、家庭的状态,促进孩子成长与发展。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和家长一起共同了解孩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之前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从为了孩子好,帮助孩子进步的出发点去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样就会拉近与家长交流的距离。作为班主任,学生们都亲热地称呼我“张妈妈”。我像欣赏自己的孩子那样欣赏每个学生。善于从他成长过程中发现很多值得欣慰的闪光点,以一颗母亲的平和之心去欣赏他们,给他们以鼓励。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天底下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即使他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是母亲依然会视孩子为自己的宝贝。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我们要像尊重自己的孩子一样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个人尊严。特别是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理解、宽容、激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抚和尊重,使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坚信“我能行”。
7班同学们都知道小王给我们写的班级小诗。
千辛万苦,龙头取状,
只怕浊泪有余伤。
笑我多难时不晚。
血气方刚,心怀志远梦更长。
欢声笑语,喜得头魁。
三载而后天苍茫。
但惜尘俗竞飞扬。
情真意切,壮我七班与世无双。”
在每次月考结束后我都会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那次月考小王考得不理想,首先我和每一个任课教师做了交流,了解了他的学科情况,然后我再倾听他的述说,给予指点后我希望他认真反思写一个总结给我。令我惊喜是他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这首诗。由此我发现了孩子的一个爱好,他喜欢写诗,看完小诗后我立刻为他写了评语,而他则当做宝贝珍藏了起来。后来我班将这首小诗确定为7班的班级小诗。这件事大大激励了孩子,孩子变得积极了,更加向上了,主动争取当代理班主任,我给了他一次锻炼的机会,我班秋季运动会开幕式上获最佳创意奖的表演就是有小王策划的。在接下来的小型家长会上小王的父母知道了这事,孩子还特别把那首诗和我的评语给爸爸妈妈看,父母当场感动万分,再后来这件事通过家长会的传递家长们更加看好自己的孩子,看好孩子所在的班集体。
二、营造宽松的气氛,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可以让我们和家长一起共同帮助孩子。
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教师合作。每次月考后我都会通过短信、家长QQ群、电话和家长交流,平时发现孩子的变化时也会及时和家长交流,电话交流的频率是最高的,交流的效果与我们的诚心息息相关。在电话交流中特别要注意语言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电话既方便又普遍,是个很好的沟通媒介,在老师的善用下,那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三、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 可以让我们和家长一起共同教育孩子。
任何教师,无论你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如今,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实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我们教师学习和借鉴。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要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和他们以心换心,坦诚交流,从而使家长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老师的工作和维护老师的威信。
在高二下期的一次名为“为梦想努力____做一名简单书生”的主题班会上,我邀请了班上学生张婉清的爸爸妈妈,首先他们为孩子们讲述了自己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成长和学习经历,以及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方法,对老师神话般的尊重,对家人、朋友的感激之情,还有对青春的解读,婉清的爸爸妈妈对从小获得的读书机会的珍惜之情溢于言表,深深的打动了孩子们,孩子们听得入了神,我相信在他们的心中盛满的一定是敬佩和同样的珍惜。当进入班会的第二部分——让孩子们逐一说出自己的心仪大学时,婉清爸爸妈妈还继续留在教室里和孩子们共同见证了孩子们的梦想秀!那天起,在7班孩子心中留下了婉清妈妈爸爸那句激励他们前行的话:“以谦卑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看着孩子们的学习激情的上升,感受着孩子们对7班这个大家庭的热爱,我由衷的感谢我的家长朋友们,是他们给予的侧动力,促进了一个我们都热爱着的的班集体。
四、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可让我们和家长一起更好的引导孩子。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交流时,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做家长的又有谁不想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肯定呢?在肯定中委婉要求,在要求中透着赏识。这样的家校沟通,一定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让学生自尊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学生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主动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
在高二上期末的家长会的前期准备时,我布置每一位学生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包含着期末总结,以及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写完后学生自愿将信交给我,我再在信上写上我想说的话,针对不同的孩子我写上了不同的寄语。后来我了解了家长看信的感受,爸爸妈妈都说孩子长大了,谢谢老师。
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老师的密切配合。特殊学生更是如此,只要我们热爱教育,用心善待每一个特殊孩子,学生就会喜欢我们,家长也会欢迎我们。就像我告诉孩子们的一样——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是家校互联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全方位教育格局的形成。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随着经验的积累会更加广泛化、高效化、常态化。良好的沟通才能将老师的爱、学生的爱、家长的爱汇聚成一个爱的海洋,让我们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能荡漾其中,尽情享受这份快乐,这份温馨。
2015年8月14日
0838-2551128 / 2551997/1518105862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黄河东路261号
deyangFL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