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校园新闻
分享

如何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

2015-09-06 浏览:442
字号:
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是一个不善于在这种场合下发言的人,所以当接到德育处通知的时候也不是特别的喜欢,但既然是学校安排的工作,不喜欢也得认真去做,所以下来我还是按要求认真去准备了,只是可能因为自己水平的原因,实在找不到什么新奇或者闪光的东西让大家看,因此也只能在这儿跟大家拉拉10分钟左右的家常,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哈。
    德育处给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如何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对于这给问题,在坐的每位老师都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我要怎么讲呢?想来想去,还是围绕几条短信来讲吧。
    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案例:今年放中高考假的第四天,我接到了广汉一个家长打来的电话,他向我要班上另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凭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直觉,我想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事情,于是就问他有什么事情吗?他当时很激动,简单给我描述了一下这几天孩子在家很反常,不想回学校读书了,原因是因为他在学校长期受到班上另一个同学的欺负,所以在家表现出脾气很暴躁,他要这个学生家长的电话,就是要给他儿子讨回一个公道,相帮儿子出口气。听到这些情况,我琢磨电话肯定是要给的,不然他会更激动,但给了电话之后,任由他们去解决,我估计多半是要出问题的,所以我一边说给他找电话,一边与他交流,说儿子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可能是我自己工作的疏忽,长期发生这种事情居然我都不知道,请他放心,等假期结束一到校我马上调查了解,及时处理,此外,我还告诉他从平时对儿子与这位同学的了解和观察,似乎没有发现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同时告知他班上还有专门负责安全的班委,他们也没有给我反应这些问题,目的是想告诉他不能单纯只听儿子的一面之词。听了这些,发现他情绪平和了一些,于是才把那个学生家长的电话给了他。当把那个学生家长的电话给他以后,我赶紧给那个学生家长打电话交流,给他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以避免引起误会,让他认为学校在推脱责任,同事也给他提出了一些建议,要理解受害学生家长的心情,将心比己,换位思考等等,同时还请他主动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情况。过了十多二十分钟,我的电话就忙碌起来了,不仅有受伤害学生的爸爸、妈妈打来电话,而且伤害别人的那个学生妈妈,当时还带着他儿子在外旅游,也从外地给我打了近半个小时的电话,总之是各持己见,这时我感觉似乎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而且矛盾还在升级,所以我当时就给双方说,这件事可不可以由学校来处理,现在事情不发生也发生了,况且孩子都是未成年人,他们都需要教育和帮助,不要因为这件事情给孩子造成些不好的影响,等假期结束以后,我立即展开调查,在情况了解清楚的情况下我会及时处理,给你们双方一个满意的答案,行不?也许是看在平时对我还认可这个份上,他们答应了我,才把电话停了下来。时间到了6月14日下午,我心里也不踏实,于是早就到了学校,果然在5:20左右的时候,受伤害学生家长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他跟儿子和伤害他儿子的学生及家长这时已经在学校大门口了,要给儿子请个假,目的是要好好教育一下那位学生,以便让他以后不敢再欺负他儿子。听到这个情况,我急忙跑到校门口,这是双方都已经剑拔弩张了,我赶紧将双方家长请到办公室,让学生在教室等候我的招呼,等学生走后,我跟双方家长诚恳的谈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这件事情处理不当带来的后续影响,以及我对这件事情处理的想法等等,也许是自己的真诚或者是他们对我平时的了解,我取得了双方家长的信任,这样才把这件事情暂且平息了下去。当晚下来我又及时了解情况,对发生矛盾的同学进行了耐心的交流和沟通,消除了他们心中的误会和障碍,直至大家原谅了对方,想继续成为好朋友为止。下晚自习后,我给双方父母汇报了我是怎样处理这件事情的经过。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第二天,我再请学生给各自的父母打了电话,亲自告诉他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于是我才收到了下面这条短信。
    事后我在想,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一方面是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与家长对老师平时工作的信任和认可有关系,那怎样做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认可呢?我认为下面几样是非常重要的:
    (1)要爱工作、爱学生,这是与家长交流沟通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责任,没有责任就没有耐心,没有耐心就不会出现不厌其烦的交流与沟通。因为我们当班主任的多多少少都遇到过交流沟通困难的家长,甚至让自己很尴尬或委屈的家长,这时,没有发自心底的爱,就会很容易激动或放弃,从而让交流沟通变得困难。下面的这条短信……..
    (2)真诚是交流的桥梁,有效的交流沟通是需要相互信任的,因为没有信任就走不进彼此的心里,走不进心里的交流是无效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必须真诚与家长交流,而不能把他当成一种形式去敷衍家长,要用真诚去赢得家长的信任。下面的这条短信……..
    (3)行动是交流的保证,再好听的话不落实到行动上,只能让人感到雷声大,雨点小,时间长了家长就会感到你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他是不会信任和认可你的,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对学生点点滴滴的爱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家长能感受到你对工作的尽职,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他们对你认可的基本保证。下面的这条短信……..
    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案例:一天早上来到办公室,看到办公室桌面上放着一封信,打开一看,是班上一位平时看起来挺乖、挺阳光的一位男孩子给我写的一封“绝决”书,书信的大致内容是讲现在班上有几位同学经常嘲笑他,说他是现代版的梅兰芳,如今他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他写了这份“绝决”书,要让他们闭嘴,条件是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一定要超过笑他的任何一个人,若超过了,他们通通闭嘴,再也不能笑他,若没有达到这个条件,以后就甘愿听他们嘲笑等等。等我看完信到教室请这位同学出来问情况时,他已经显得很激动,泪流满面,很委屈的样子,于是我就好好安慰了他一番,等他情绪冷静下来后,询问了一些情况,接下来又对其他当事人做了详细的了解,让他感觉到老师很重视这个问题,是在实实在在帮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他心中的认可,后面我才又找他谈心,对同学做出的这些举动做了一些说明解释,也教他今后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去处理的方式方法,从而消除他心中的一些疙瘩,高高兴兴去上课去了。没想到孩子晚上回家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家长,家长才给我发来了下面这条信息。
    这么多年以来,我感觉要做到与学生有很好的交流沟通,以下几点是非常必要的:
    (1)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除了自己要有喜欢学生的心态外,还要有让学生喜欢的条件,那就是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融入学生,说话做事要有一定的幽默感,要不断的接受新事物,甚至新语言,使学生感觉到你不老,你与他很近;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某些方面与学生有共同的语言,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不要轻易的伤学生的面子。在教上一届干青青老师班上学生时,甘老师在班上做了一个民意调查,谁是班上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当时大部分学生选到了我,甘老师下来问选我的原因,同学们都说是因为我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他们,这看似一个简单的回答,里面却包含了学生也是很自尊、很顾面子的道理啊!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很难对学生发火,也很难当着他人的面去批评学生,也不轻易在学生家长面前去告学生的状。
    (2)创造一个平等互信的交流平台,记得我们国家对外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就有一条是平等互信,国与国之间是如此,何况是我们人与人之间呢?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是老师,但在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应该处在平等互信对话的基础上去交流,这样才能使交流沟通顺畅,才能听到学生的心里话,也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3)建立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渠道,交流沟通除了面对面以外,也可以进行间接的交流,有些间接交流甚至比面对面交流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对于一些特别自尊爱面子的同学而言,间接交流沟通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间接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眼神,表情,也可以是纸条、书信,还可以把对学生的要求、表扬、批评、建议等写在作业的后面等等。
    (4)理解是交流的结果,前面说到我很少当着他人的面去批评学生,去告家长的状,并不是就不批评,不告状,我知道每一次批评和告状,学生的心里是难受的,搞不好会产生负面效应,学生会在心里嫉恨你,从而使师生关系疏远,所以,每一次的批评或告状后,我都会在恰当的时候去找学生谈心,让他了解我为什么要那样做,那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在讲清道理后,即使学生心理还有些问题,但当他长大明白道理时,他会理解老师当时的用心良苦。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四个学生同学会,长大后的他们谈及在学校受批评一事时,无不以“理解”二字来概括。
    综上就是我自己对《如何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这个问题的一点体会,并不是要在此显示什么,唱什么高调,说一些什么好听的话去博得领导的欢心,说实在也没有这个必要,只是自己越来越感觉到当教师是辛福的,毕竟常常伴随我们工作的都是一些阳光般的笑脸,比起医生强多了。教师工作的责任是重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影响深远,所以更觉得教师的人格尤其重要。“有其师就必有其徒”,教师对生活、对工作的态度往往会迁移给学生,总而言之,要当一个学生、家长都满意的好老师真不容易,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之间能相互共勉,互相学习,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把学校给予我们的每一份工作做好,当一个良心无愧的老师吧。谢谢大家!
Copyright©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备案号:蜀ICP备14026892号-2|技术支持:天健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