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校园新闻
分享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点滴体会

2015-09-06 浏览:431
字号: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尤其在我们学校,学生全部住校,这一点尤为突出。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领军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就我在德外13年的班主任工作得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不妥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 ,“尊重”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 。家长与老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学生在校接受老师的教育,在家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老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老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老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老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老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老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老师绝对不能因为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就以为自己才懂教育,只有自己才对如何教育学生具有发言权,从而觉得高人一等,与家长谈话的时候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尤其是不能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轻率地说是家庭教育问题,把孩子的错都怪罪到家长的头上。举个最近的例子,上学期我班有个冯姓学生,成绩差,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基本上每天都要犯点错误,我请他的父亲来过两次学校,每次来时我都把孩子的成长记录表交到家长手上,他看了后,我们一起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有什么想法,我又有什么看法,最后一次因为严重违纪他的家长二话不说就将孩子带走转学,并且走时还说我们对他的孩子很负责,希望孩子懂事后还要回来。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算家长勉强承认自己没管好孩子,心里也会觉得别扭,从此对老师敬而远之,尽量不与教师发生联系。这样,反而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不应该有的隔阂甚至对立,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
    其次,帮助家长树立起对孩子教育的信心。
信心是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是对学习基础比较差、表现不够好的学生的家长,这一点更加显得重要。有的学生家长,由于经常听到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的负面的评价,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甚至无可救药,从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那么老师在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其效果即使不算是完全失败了,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必须避免告状式的家校联系,不能在家长面前一味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如果确实因为孩子犯了差错需要与家长联系,也应该与家长坐下来,共同分析孩子之所以会犯错误的根源,积极与家长达成共识,形成默契,互相配合,研究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尤其是对后进生的家长,更要体谅他们的难处。孩子学习越差,家长与教师一样对他的教育付出的就越多,孩子显得不争气,做家长的比谁都痛苦。对于这些家长,教师更应该对家长给予安慰,并尽可能肯定孩子的优点,哪怕这优点只是一刹那的极不明显的闪光,以重新激发起他们对教育孩子的信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同样,学校里不可能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强化其优点,逐步转化。高2008届我班有个张姓的学生,高二下期学习特别不认真,成绩一直下滑,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家长当时就给我一句很震撼的话“李老师,他考不起莫关系,我一年给他挣500万就够了。”因为这个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已经失去了信心,当晚我就约他见面,了解了其中的原由,我们交换了意见,结果2008年高考张姓同学上了本科线,最后以高考成绩到法国留学了。到现在这么年了,我们关系都很好,他一直感谢我给他树立了对孩子的信心。
    再次,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又无教育学方面的修养,或者由于工作繁忙,从而对老师表示对教育孩子感到无能为力,个别家长甚至认为只有打骂才是让孩子屈服的唯一办法。此时,要帮助学生家长改进不良的教育方法。真诚地帮助学生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而不能对家长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的教育方法熟视无睹,无论家长是溺爱孩子、打骂孩子、还是放任孩子或对孩子要求不一致等,都必须加以帮助,促其纠正,使家长的教育学修养水平得到提高。只要学生家长真正地认识到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发自内心真诚的关爱,他们自然也会想方设法对孩子多加督促与关心,把孩子教育好。我每次与家长交流都会留意他们的一些看法,最后在家长会上形成我们班上家长教育孩子的公约。我的口头禅是孩子周末回家,你那一晚上不打麻将不会死人,抽时间陪陪孩子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最后,与家长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与家长的交流的方式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不管是哪种方式,我认为有效果的、能达到目的的才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每次与家长交流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个人觉得“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催化剂。“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文明用语”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润滑油。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但直接具体落实到孩子身上的主要是家庭和学校。而在家庭和学校直接对孩子实施教育影响的则是教师和家长。我们很难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轻孰重,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可以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同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Copyright©2023德阳外国语学校|备案号:蜀ICP备14026892号-2|技术支持:天健世纪